现在学生课本中鲁迅的许多文章被删除了,不知道为什么。我们上学的时候学过鲁迅的许多文章的,如《三味书屋》《少年闰土》《孔乙己》《阿Q 正传》《祝福》《药》《纪念刘和珍君》《狂人日记》《藤野先生》等等。当然鲁迅先生的杂文令人头痛,轻易看不懂,但他写的小说倒是看得懂,尤其对他创作的一个个人物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鲁迅是一个战士,他以笔为武器,用一个个悲剧性的人物揭露和讽刺社会的黑暗、世态的炎凉、人情的冷漠。这些人物的名字不再是阿Q ,不再是孔乙己,不再是祥林嫂,而是成为一个个代称,成为一缕缕灵魂,附着在人们身上。
孔乙己是个读书人,但是连个秀才都没考上,又不会营生,守着读书人的面子不愿意做事,弄得越来越穷,甚至要靠讨饭度日,最后因为偷窃被打折了腿,后来人们再也没有见他了,“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”。孔乙己虽然穷困潦倒迂腐可笑,但却有着读书人的清高,也是一个善良的人,尽力维护着自己的尊严,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。而周围的人们并没有同情,而是无聊的逗笑和取乐。孔乙己是一个不幸者,他生活在一个麻木、冷酷的社会环境之中。
闰土是“我”家一个短工的儿子,少年时与“我”一起捕鸟讲故事一起玩乐,结下了纯真的友谊。三十年后再见面,开口一声老爷彻底击碎了“我”心中那个项戴银圈手捏钢叉的少年形象,两人之间再也不想当初那般亲密无间无话不谈,阶级的差距犹如天堑将两人分割在两个世界。现在何尝不是如此,有多少小时候光着屁股一起玩的小伙伴,由于阶层的差别渐渐疏远了。
祥林嫂年轻时死了丈夫,听说婆婆要把她卖掉,跑到鲁镇鲁四老爷家帮佣,因不惜力气得到太太欢心。不料又被婆婆把她抢走与贺老六成了亲。几年后贺老六又病死了,儿子也被狼吃掉,祥林嫂又回到鲁四老爷家。她怕死后阎王分尸,把一年工钱拿去捐了土地庙门槛,但是依然摆脱不了人们的歧视。最后被赶出鲁家沿街乞讨,在鲁镇一年一度的“祝福”的鞭炮声中,惨死在街头。祥林嫂的死与其说是死在封建思想的压迫下,不如说是死在人的冷酷无情中。
阿Q 是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普通农民,一贫如洗,无家无业,住在未庄的土谷祠,只给人家做短工,平日只要吃饱了肚子,有几文钱,便神气活现地喝酒赌博,调笑打闹,混一天是一天,看上去生活很满足。他的处世法宝是“精神胜利法”,被别人打输了,他对自己说:“我总算被儿子打了”;被赵太爷打了他嘴巴子,“现在的世界太不成话,儿子打老子……”,忽而想到赵太爷的威风,而现在是他的儿子了,便自己也渐渐的得意起来;被“假洋鬼子”打了几棍子,碰到小尼姑,“我不知道我今天为什么这样晦气,原来就因为见了你!”,并捏小尼姑的面颊“和尚动得,我动不得?”,更得意起来;签字花押画圆圈画成了瓜子模样,他想:孙子才画得很圆的圆圈呢,又就释然了。阿Q 的精神胜利法总结起来就是自慰自欺,欺软怕硬。物质上的绝望,必然要用精神来安慰。
华老栓是一个善良而又愚昧的劳动群众,他深信人血馒头能治病的迷信邪说,为了给儿子看病,省吃俭用,拿出积累下来的一包洋钱给儿子买药,而这药却是蘸着革命者鲜血的馒头。革命者为人们流血牺牲,而人们却麻木不仁,这就是社会的悲剧。《道德经》曰:古之善为道者,非以明民,将以愚之。这也许是社会悲剧的根源。
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,鲁迅笔下的这些人物是鲁迅对人性的深入刻画和总结,过去有,现在有,未来还会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