鲁迅的一首诗深深地刺痛了徐志摩,误伤了林徽因

作者:网络
左侧宽880
左侧宽880

鲁迅有一首诗,深深地刺痛了诗人徐志摩,还误伤了民国大才女林徽音。这是怎样的一首诗呢?先来欣赏一下吧:

鲁迅

《我的失恋》

——拟古的新打油诗

我的所爱在山腰;想去寻她山太高,低头无法泪沾袍。爱人赠我百蝶巾;回她什么:猫头鹰。从此翻脸不理我,不知何故兮使我心惊。

我的所爱在闹市;想去寻她人拥挤,仰头无法泪沾耳。爱人赠我双燕图;回她什么:冰糖壶卢。从此翻脸不理我,不知何故兮使我糊涂。

我的所爱在河滨;想去寻她河水深,歪头无法泪沾襟。爱人赠我金表索;回她什么:发汗药。从此翻脸不理我,不知何故兮使我神经衰弱。

我的所爱在豪家;想去寻她兮没有汽车,摇头无法泪如麻。爱人赠我玫瑰花;回她什么:赤练蛇。从此翻脸不理我。不知何故兮——由她去罢。

徐志摩

林徽因

这首诗发表于1924年12月8日《语丝》周刊第4期。1924年5月,徐志摩追求林徽音失败,痛苦失意之下,写了一首诗《去吧》(原题为《诗一首》),刊载于同年6月17日《晨报》副刊。鲁迅看到徐志摩的这首诗后,很是不屑,他特别厌烦这类“阿呀阿唷,我要死了”的失恋诗。于是,他便于1924年10月,写了这首打油诗《我的失恋》,讥笑徐志摩。鲁迅的这首打油诗,仿照“汉赋四大家”之一张衡(注:东汉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、数学家、发明家、地理学家、文学家。代表作《二京赋》,发明地动仪)的《四愁诗》格式。这首诗分四个小节,每个小节都以“我的所爱在…”开始,以“不知何故兮…”结尾。作者选取了几个求爱的典型细节,运用排比叠段的表现手法,从不同角度描述了“我”失恋的细节片断,诙谐幽默,淋漓传神。鲁迅的这首诗最初以“某生者”为笔名投稿于《晨报》副刊,《晨报》副刊的编辑孙伏园本打算刊载,副刊的校对人员认出这是鲁迅的另一个笔名,便将此事汇报给当时《晨报副刊》的代总编辑刘勉己。刘勉己是徐志摩的同乡兼好友,他读了这首诗以后,认为这首诗的内容是在影射徐志摩,于是决定撤稿。鲁迅的好友兼副刊编辑孙伏园知道后,跑去与刘勉己大闹一场,无济于事,最后愤而辞职。刘勉己还是把这首诗从《晨报》副刊中撤了下来。鲁迅与孙伏园索性另办刊物《语丝》,这首诗才得以在《语丝》中发表。

《晨报》副刊

《语丝》周刊

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,力推现代白话文。可在诗歌创作中,鲁迅却依然钟爱旧体诗,很少创作新诗。我们所熟悉“横眉冷对千夫指,俯首甘为孺子牛”、“寄意寒星荃不察,我以我血荐轩辕”等句,都是其旧体诗。上面这首诗,可谓是难得一见的鲁迅创作的新诗(虽托是“拟古”) 。

标签: 徐志摩 林徽音 鲁迅 《晨报》副刊 《语丝》

左侧宽880
左侧宽880